浙江三方控制阀积极助力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成果“国和一号”

发布时间:2023-03-07

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成果“国和一号”产业链,今年将实现整机100%国产化。这是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昨天(28日)在沪举办的“‘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第二届会员大会暨党建联盟成立大会”了解到的最新动向。


浙江三方控制阀积极助力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成果“国和一号”

 

  “国和一号”是我国最先进的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由上海核工院牵头研发设计,并承担全厂建设总承包任务,当前已实现自主可控,可规模化建设。自2008年启动开发以来,“国和一号”历时十几年科研攻关,期间涉及600余家单位、3.1万余名技术人员,可以说是集中了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和产业创新之大成。

  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介绍,由“国和一号”带动形成的先进非能动核电产业链,正以新型号、新技术持续策源,促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2022年2月底,“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在上海成立,推动建立我国完整的、先进的、经济的、自主可控的核电产业链。

  短短一年时间,联盟会员从成立之初的17家增加到了现在的59家。不过,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产业链之中。“建立联盟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科学做法。”浙江三方控制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永良说,核电技术门槛很高,作为供应商首先要提高对产业链和关键零部件的认知,才能更好地理解需求,解决“卡脖子”问题。上海核工院派出的120多个调研小组,深入“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和三门、海阳项目合格供应商的制造工厂一线,对“国和”系列电厂全厂设备进行调研摸排,统一了对“国和”系列工程设备国产化的认识,明确了设备国产化的工作范围。

  “自从加入联盟,与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企业相互交流,受益匪浅。”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正国感受很深,在经过联盟专家助力之后,企业修正了部分产品的改进方向,促进研发产品落地与实际应用。如,共同研制的1E级磁浮子液位计,攻克一体化管体加工方案和350℃高温、17.2兆帕高压变密度感测元件技术难题。最终历经所有的鉴定试验,完成了从原理样机到工程产品供货。

  “总的来说,‘国和一号’产业链技术、产品、产业迭代升级发展大循环格局正在加速构建。”上海核工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国家电投核能产业创新中心主任颜岩告诉记者,目前已完成非能动余热排出阀、1E级磁浮子液位计等11项国和系列整机设备国产化攻关,2023年将实现整机100%国产化能力。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等国产化攻关按计划推进。

  同时,大型非能动核电厂安全性和经济性持续优化提升,一体化供热堆、多功能同位素生产堆等新型号、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全面推进;三门、海阳、廉江6台CAP1000机组核准建设,在运在建的三代非能动核电机组达到12台,实现批量化建设;国产化应用带动技术和产品持续升级成效显著,新增12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地方“链主”等,央地协同推进非能动核电产业链大基地、集群化发展。

  通过重大专项实施、产业链上下游15年协同攻关,“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顺利,各参建单位获专利、科技成果、软件著作权等方面奖项已达4380项。

  早在2022年9月15日,就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北京、杭州等地以现场+视频方式组织召开了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与浙江三方控制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为“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研制的“核一级非能动余热排出流量控制阀(规格:DN400 CL1800,型号:400H1GQVF15Y320H.0)”产品样机鉴定会。鉴定会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黄鹂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总工程师隋永滨共同主持。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由来自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设备采购与成套中心、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山东核电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与会专家听取了产品样机设计技术要求和研制总结汇报,查阅了相关技术文件资料。会前,部分专家考察了生产和试验场地,见证了样机部分性能试验。专家组认为,研制单位研发能力强,制造工艺装备齐全,试验检测条件完善,质保体系运行有效,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样机结构设计合理,材料选择适当,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满足设备规范书和相关标准要求。

  经质询和讨论,鉴定委员会形成如下鉴定意见:共同研制的核一级非能动余热排出流量控制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可在CAP1400/CAP1000及其它核电机组推广应用。

浙江名匠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镇阳光大道7856号
电 话 : 4008766875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浙江名匠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9846号-1 ]